第114章-《七零后吃瓜美人:科研暴富养崽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她又吩咐二柱子:“去,找几块旧的、透气的粗麻布来,用井水浸湿。”

    接下来的两天,苏瑶几乎寸步不离苗床。她严格控制着用水,出现异状的秧苗区域彻底停用灵泉水,只使用浸湿的粗麻布覆盖在土壤表面保持湿度。而那些正常区域的秧苗,则继续按原有方式,使用稀释后的灵泉水浇灌。

    对比实验的效果,在几天后逐渐显现。

    那些被停用灵泉水、只接受井水和湿麻布保湿的“问题秧苗”,虽然生长速度明显放缓,但那种不正常的墨绿色开始减退,叶片虽然依旧不如旁边的茁壮,却慢慢恢复了些许柔韧,僵硬的态势得到了遏制。

    而继续使用灵泉水的正常秧苗,则保持着鲜活的绿色和稳定的长势。

    结果一目了然。

    傍晚,苏瑶、老周、苏婉和二柱子围在苗床边。苏瑶指着两边截然不同的秧苗,声音平静却带着沉重:

    “看来,是灵泉水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啥?”二柱子瞪大了眼睛,“泉水不是好东西吗?玉米、板蓝根用了都那么好!”

    “好东西,用过头了,也会变成坏事。”老周吧嗒着旱烟,浑浊的眼睛里透着了然,“就像人吃补药,吃对了强身,吃多了上火。这秧苗太小,太嫩,禁不住那么浓的‘补’。”

    苏瑶点了点头:“老周叔说得对。之前玉米、板蓝根都是成株,耐受力强。这秧苗太娇弱,我们又是浸种,又是浇灌,浓度可能没掌握好,加上那几天日头好,水分蒸发快,实际留在苗床土壤里的有效成分浓度可能超出了秧苗的承受范围。”

    她想起之前浸种和初期浇水时,为了保证出芽率和苗势,她下意识地采用了效果更显著的、稀释度较低的灵泉水比例,生怕亏待了这些金贵的种子。

    “那……那现在咋办?”苏婉看着那一小片恢复缓慢的僵苗,忧心忡忡,“这些苗还能不能要?会不会影响收成?”

    苏瑶沉默了片刻,目光扫过那片略显孱弱的秧苗,又看向大部分长势良好的区域。

    “受影响是肯定的了,”她实话实说,“这片僵苗,就算缓过来,长势也会落后一大截,移栽后能不能跟上大部队,还很难说。”

    一阵压抑的沉默笼罩了几人。本以为躲过了暴雨,迎来了希望,没想到在育苗这最基础的一环上,竟然因为自己的“精心”过度而出了岔子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