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 城破-《瓦窑夫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姚家村的里长姚痕,在信中告诉他们,因为看到叛军围城已达三个月,他生恐城中粮草不足,便在周围筹备了一千车粮草,另外还将山中最近冶炼出来的铁,全部打成了箭矢,以供应城中备战之需。请两位大人在方便的时候,将他们放进城来,以便将物资都运用进去。

    最后,姚痕还诚惶诚恐地请罪:不经朝廷准许,私自打造兵器,却皆是出于忠心为国之意,还请两位大人在破敌之后,向朝廷请求,赦免姚痕的这一罪责。

    对于姚痕的忠心,两位大人丝毫都不怀疑。可是,该不该放他们进来呢?

    元颖城确实是不缺粮草的,因为在城东有一个非常大的粮仓,不仅供应元颖城,还可以供应附近的几个州县。而且,元颖城这几年因为有了铁矿场,就等于有了银子,除了上交国库的,剩下的也非常可观。楚襄和金崇屯的粮草越发多了。

    但是,元颖城缺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——就是姚痕运来的箭矢。

    为了打退李簧的军队,城中消耗最大的就是箭矢。如今几乎已没有什么库存了。前几次李簧攻城,金崇靠的都是滚木礌石,甚至于连城中居民家中的被褥和衣服,都搜了来点着了,当火球往下扔,才打退了敌军。箭矢不到万不得已,金崇是舍不得用的,但即便如此,城中的箭矢也几乎消耗殆尽了。

    这是最让金崇头疼的事。

    可是,若是放姚痕进城,会不会被李簧抓住了机会,一鼓作气,攻了进来?

    不放姚痕进城?这似乎也不行。姚痕信中说了,他们就在离李簧的军队只有三十里的地方,随时都有可能被李簧的人发现。那支孱弱的民兵队伍,怎么可能是李簧的对手?若是被李簧劫了粮草和箭矢去,李簧就更是有了攻城的资本,反而是元颖城耗不起了。

    怎么办?他们舍不得让姚痕回去,也不敢放姚痕进城。

    楚襄和金崇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谁都不敢贸然下决定。

    最后,金崇一拍桌子,道:“罢了,这个责任我背着,悄悄派人出去送信,命姚痕他们在明日子时,悄悄从南门进城。”

    金崇负责的是军事,若是城池失守,他的罪责首当其冲,这是他必须要考虑的问题。李簧是从北边打过来的,南门围城的士兵要明显少得多。

    楚襄摇摇头,道:“金指挥,我看这几天,对面的军队似乎在减少,也许他们撑不了多久了,不如咱们就让姚痕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金崇着急地道:“楚大人爱读经史子集,不怎么看兵书,或许不知道兵书里有一条‘增兵减灶’之计?李簧既已反叛,断无退缩之理,他看似减少军队,实则正是在麻痹我们,若是让姚痕回去,城中没有箭矢,怎么守城?”

    前科探花出身的楚襄,一向自负满腹经纶,此时听见金崇说自己不读兵书,脸上登时便露出不悦的神情,冷冷地道:“既是金指挥熟读兵书战策,守城之事,我这个文弱书生,就帮不上什么忙了。你自己看着办吧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