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五章:平稳发展-《明末开山刀》
第(2/3)页
当然,这些流民住的地方并不在游击营,而是在游击营南方二十里的官道旁。
他们居住的条件也不怎么好,大部分都是地窝子。
有力气的,家里人多的就砍伐树木建了一些简单的茅草屋。
这些人住在这里,每每有空就跑去游击营附近的山丘上,远远眺望正在建设中的营地。
他们都在期望着有朝一日能够进入游击营生活。
王则之大概算了算,以目前的人数,他手里的粮食够吃好几年。
银子也能用个几年,可是随着营内的人数越来越多,他也不敢保证这些钱粮真的能用那么久。
由于营内的青壮有了持续的补充,王则之就大胆的分出了一千人,四处剿匪。
他们不用干活,只要每日打探四周贼匪的情报,然后出击攻打。
让王则之没有想到的,经过这些日子的发展,平定州、盂县、寿阳方圆百里,又出现了不少新的流贼。
这些人不是百姓就是各处的逃兵,还有就是从北直隶或者陕西流窜而来的贼匪。
这些贼匪对于别人来说是灾难,对于王则之来说就是钱粮。看齐
虽然,各处守军都有自己的地界,但是王则之是游击将军,游击游击,就是可以四处游击。
可以说,他是有恃无恐。
所以他麾下的军士经常过界剿匪,当地的守军还不能拿他们怎么样。
在王则之的授意下,这些人北上一度攻到了杀虎口附近。
南下一度攻到了风陵渡。
因为王则之的肆意妄为,一时之间,太原府,平阳府各地官员纷纷上奏给巡抚耿如杞。
他们都说王则之厩越了,结果耿如杞大骂这群人无耻,自己境内贼匪横行不去剿灭,王则之帮他们剿灭,他们还要告状。
这些人被耿如杞骂了个狗血淋头,全都偃旗息鼓,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王则之的人四处剿匪,而他们紧守城门,无能为力。
实际上,王则之剿匪不仅是为了钱粮,同时也是为了练兵。
他认为,没有上过战场见过血的士兵不是一个合格的士兵。
五月下旬,熊甲长的伤势好的差不多了,王则之大喜。
他命熊甲长、齐奇、李三、马福轮番领兵出征剿匪。
一时之间,寿阳、盂县、平定州一带呈现出了热闹非凡的景象。
第(2/3)页